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实习生赵嘉璐 上海报道
2022年,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坐稳全球组件出货量前四把交易,合计贡献了近174GW,占据全球组件出货量超过69%。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四大组件巨头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业绩实现高增长。
(相关资料图)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22年,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3697.15亿元、269.61亿元,同比增幅较大。而在今年一季度,这四大组件龙头业绩再度提升。
事实上,随着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成长较为确定,各大组件厂商也纷纷制定了更高的组件出货目标。综合目前已经公开的信息,行业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认为,前四大组件厂商出货目标大约落在60GW以上的水平,总量约265GW至290GW的规划。而中间厂家出货目标约落在20GW至40GW的量体,后续排名厂家则规划约10GW至20GW左右。
“组件环节落差加大,今年在过剩和技术转型的压力下,第二梯队的竞争更加激烈。”该机构表示。
隆基绿能:目标营收破1600亿元 电池组件出货超85GW
隆基绿能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9.98亿元,同比增长60.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12亿元,同比增长63.02%。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19亿元,同比增长52.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增长36.55%。
经营数据显示,隆基绿能去年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85.06GW,其中对外销售42.52GW,自用42.54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46.76GW,其中对外销售46.08GW,自用0.68GW。2020年至2022年,隆基绿能连续三年组件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但不可忽视的是,从去年的出货数据上看,前四家头部组件企业的组件出货量差距正在缩小。
截至2022年底,隆基绿能单晶硅片产能为133GW,单晶电池产能为50GW,单晶组件产能为85GW。而按照该公司公布的扩产规划,截至今年底,其各环节产能将再进一步——根据隆基绿能发布的2023年产能目标,该公司到年底计划单晶硅片年产能达到190GW,单晶电池年产能达到110GW,单晶组件年产能达到130GW。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21.74%至43.48%。这意味着,在政策和终端需求加持下,终端装机量的快速增长仍然将给制造端带来巨大的增量需求。
然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必然会引发全行业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龙头企业,其设定的年度出货目标将直接反映公司今年的经营增长力度。
根据公告,2023年,隆基绿能计划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00亿元。此外,该公司计划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目标130GW(含自用),电池、组件出货量目标85GW(含自用)。
在财报中,隆基绿能表示,随着硅料新增产能产量的大规模释放,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回归正常水位,产线开工率持续爬升,2023年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市场依然是今年各大组件龙头企业兵家必争之地。
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各地光伏装机需求量由高至低依序为亚太、欧洲、美洲及中东非地区。亚太地区2023年新增装机需求预估202.5GW,年增55.4%。其中,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市场受政策推动装机增速较快,上述地区装机量年增均可达40%以上。
针对持续火热的海外市场,隆基绿能表示,公司一方面加快国内高效产能的投资建设与产线改造,推进新型高效电池技术产能落地,满足市场日趋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优化海外投资布局,加大古晋基地拉晶、切片产能投资,完成越南基地产能改造提升,增强海外全产业链生产和运营能力,满足持续增长的海外市场需求。
天合光能:今年组件产能95GW 出货目标65GW
天合光能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0.51亿预案,同比增长9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6.80亿元,同比增长103.97%。
而今年第一季度,受益于上游硅料价格的下降,以及各组件企业垂直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光伏组件景气度十分可观,天合光能也实现了2023年的“开门红”——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5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7.67亿元,同期增长225.43%。
2022年全年,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为43.09GW。但在去年受到上游硅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其光伏组件的毛利率为11.87%,比上年减少了0.5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趋势明显,对光伏组件也有一定的让利。由于材料采购、物流运输等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产品综合成本下降,光伏产品整体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光伏产品业务的快速发展,第一季度组件出货量及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截2023年3月底,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140GW,其中210组件出货量超65GW。
值得一提的是,在储能业务板块,天合光能业务也有大幅提升。2022年,在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业务上,该公司共取得23.03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此前,该公司间接持股子公司天合储能拟进行增资持股,各方合计增资4亿元,估值约10亿元。增资扩股完成后,其对天合储能的控制权比例将从51%上升至53.36%。
对于分布式光伏业务,天合光能在近期亦有所动作。
从经营数据上看,2022年,天合光能司分布式系统销量突破4GW,在手已核准总装机容量达3.3GW。而就在不久前,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拟筹划控股子公司江苏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分拆上市,而该公司是天合光能旗下专注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主体。此外,天合光能控股子公司天合富家也拟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促进公司分布式光伏业务发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2年全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60.3%,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分别为36.29GW、51.11GW。多家研究机构也表示,随着政策推动以及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分布式光伏有望成为引领国内光伏产业的新增长点,有望在2023年取得高速发展。
不过,对于天合光能而言,持续提升组件产能和出货规模依然是当下经营的核心。、
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现有产能为电池50GW、组件65GW;2023年底,计划电池年产能达到75GW,其中TOPCon电池产能达到40GW;组件年产能达到 95GW。
此外,根据公告,该公司2023年组件出货量目标为65GW。
晶科能源:今年组件出货目标60GW至70GW 押注N型
晶科能源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该公司共取得826.7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6亿元,同比增长157.24%。2023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共取得231.52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8亿元,同比增长313.36%。
晶科能源曾在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坐上全球组件出货量的头把交椅,但从2020年起,由于融资能力和资本结构的问题,美股上市的晶科能源面临融资渠道匮乏等种种挑战,承受着较大的财务压力。而2020年正是光伏组件头部企业增加资本开支,扩产“厮杀”的重要节点,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晶科逐渐落了下风,先后被隆基、天合、晶澳等公司赶超。
重回A股后,晶科能源拓展融资渠道,为扩大产能获得重要支撑。
在产能上,2022年,晶科能源组件生产量约45GW,同比增长95.24%;光伏电池片产量达到32.7GW,同比增长152.34%。去年,该公司实现组件出货44.33GW,同比增长99.40%。
今年年初以来,光伏全球市场整体需求旺盛,晶科能源也受到光伏组件端整体景气度提升的影响,出货量大增。一季度,该公司共实现总出货量14.49GW,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72.70%。其中,组件出货量约达到13.04GW。该公司还预计,在光伏装机需求旺盛和在手订单饱满的背景之下,第二季度组件出货量将达到16GW至18GW。
需注意的是,作为N型TOPCon技术的拥趸,晶科能源大举押注。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该公司已投产的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产量效率已达25.1%,电池良率已经与PERC电池基本持平,其N型组件出货量达到了10.7GW。
相关研究机构表示,尽管当前受到硅料价格阶段性下跌的影响,TOPCon薄片化优势受到一定的削弱,但随着硅料价格降幅趋缓以及TOPCon提效降本推进,未来,TOPCon的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在年报中,晶科能源表示,预计至2023年底,该公司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将达到75GW、75GW和90GW。其中,电池产能N型TOPCon占比将超过70%,并努力实现今年年底N型电池效率提升至 25.8%。
而在出货量方面,晶科能源2023年预计实现组件出货量60GW至70GW,并表示,2023年全年,N型组件将成为公司的主力产品,出货量占比60%左右。
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目标60GW至65GW 加码一体化
晶澳科技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9.89亿元,同比增长76.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3亿元,同比增长171.40%。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80亿元,同比增长6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2亿元,同比增长244.45%。
年报显示,2022年度,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为39.75GW(含自持电站672MW)。其中,该公司组件出货量约为38.11GW,较2021年增长58.31%。并且,该公司组件海外市场出货占比达到58%,分销出货占比约35%。从目前已经披露的组件出货量上看,晶澳科技排在第四位。但从最终的盈利表现上看,晶澳科技去年净利润反超出货量靠前的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
分析其原因,一体化较高的程度让晶澳科技尝到了甜头。在2022年,晶澳科技整体销售毛利率有所提升,达到14.78%,同比有所增长。此外,根据晶澳科技在年报中披露的信息,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组件产能近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预计到2023年,其组件产能超8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
在今年一季度,晶澳科技继续加大全球市场开拓力度。报告期内,该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11.70GW(含自用152M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8%。
值得注意的是,晶澳科技今年的出货目标也浮出水面——该公司称将进一步深耕全球市场,电池组件出货量目标为60GW至65GW。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晶澳科技不断加码一体化产能。
在公布2022年度业绩当天,晶澳科技发布了一份一体化产能投资公告。公告显示,该公司将新设项目公司投建位于鄂尔多斯高新区的年产20GW硅片、30GW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额约为128.42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近期的公告发现,仅2022年以来,晶澳科技已经公布了多达18个一体化产能投资项目,分布于曲靖、义乌、邢台、石家庄、合肥、扬州、东台等地,总投资金额约850.91亿元。其中,在曲靖和石家庄,晶澳科技先后布局了两个百亿级生产基地。
事实上,在整个光伏产业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包括晶澳科技在内的头部光伏企业,在一体化产能投资的竞争中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总结:组件四巨头今年组件出货占比合计超七成
2023年度,机构预测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近400GW。综合上述四家组件巨头企业公布的出货目标,合计最高组件出货量累计达285GW,占前述全球预测量的71.25%。在需求的诱惑下,各大光伏巨头企业们的竞争将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