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纪玉/文
立足方便的“二维码”,怎会变成了“拦路码”?据新华社报道,停车缴费、点餐、购物……如今,扫码支付代替人工服务已然成为一种日常,但这种消费方式,却因为部分场所设置的通过关注公众号来缴费、过度索取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
扫码消费,本该方便快捷。扫一扫便能点单、扫一扫便能支付,消费者理想中的场景本该如此潇洒自如。然而,现实中的扫码消费却不一定是这样。扫码之后等着消费者的,很可能并非清晰明了的菜单或支付页面,而是要求消费者先关注某个公众号、先注册个会员、先“快捷登录”一下、先授权个人信息、先交出手机号……商家的这些要求,有的可以拒绝,有的则必须同意才能点单或支付,“形式上自愿,实质上强制”的做法,不仅让消费者不适,而且已经涉嫌侵权。
扫码消费,理应是消费者与商家“双赢”,但“二维码”成了“拦路码”,关键还在于部分商家仍然轻视消费者权益,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等未得到足够尊重,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近年来,多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发出关于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和倡议,“强制关注”等虽有所减少,但有些商家依然用各种方法套取消费者信息,比如有的餐厅小程序在结账环节索取消费者手机号,不给就不能结账。近期上海消保委暗访发现,有的扫码点餐小程序索要手机号,有的强制获取位置信息。
扫码消费“强制关注”等乱象,有点像消费者结账时商家“反向抹零”,看似几毛几分钱的“小事”,看似关注个公众号、授权“一点”个人信息的“小麻烦”,实际上关乎法律法规的落实、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以及消费环境的完善。除了消费者多点“较真”精神,重视保护个人信息、积极维护合法权益之外,更需要职能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持续、有力地“撑腰”,规范商家行为,进一步拔除消费途中的“拦路码”。
商家也该意识到,“强制关注”未必增加消费者“粘性”,好的消费体验才能带来更多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