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为秦岭更新地质档案,他跋山涉水七年只做这一件事_百事通

发布时间:2023-03-31 12:04:59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1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庞伟红)3月30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研究生赵立民第N次打开毕业论文文档。答辩在即,仍有大量细节需要补充修改,这篇重点剖析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和变质演化的论文背后是他七年成果的凝聚,是“一脚一脚踩出来的”。

2016年,赵立民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读硕士,师从李益龙教授。也是这一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开启“造山带关键构造调查与试点填图项目”,通过中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解决造山带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李益龙教授团队负责其中的秦岭造山带东段廊带地质调查专题填图。

从硕士到博士的七年,赵立民随导师多次深入秦岭核心区“测山”。“地质学学生,只有脚踩大地,手触岩石,才能感受到这个专业的魅力,地质人的论文一定是写在祖国大地上的。”


(资料图)

为秦岭地质过程“写真”

队员(左一欧阳城枫,右一赵立民)在进行野簿记录。

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查阅地质图是开展工作的“起点”,地质图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地质工作的效率。此前,我国1:5万的地质填图工作主要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始的背景下,国家地质图亟需填补和更新,尤其针对复杂构造区需要总结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填图方法。

“摸清地质家底,才能更好地利用‘绿水青山’。”赵立民说,欧洲国家面积小,地质图已经做得非常精细,是地质勘探、科研的利器。我国地域广袤,更大比例尺的地质地图还需要填补和更新。

此次填图项目完成的是1:5万比例尺的地质科研填图。他们以秦岭造山带东段廊带为研究对象,开展点线面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学科研究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

七年来,赵立民跟随导师走遍秦岭造山带东段的大小山川,用地质图为造山带做剖面,解析地质演化过程。他们背上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跋山涉水,横跨陕西、河南和湖北三省,累计完成填图面积466平方公里,调查地质路线860公里,采集岩石样品2000多个,建成贯穿秦岭造山带核部的双龙湾—商南—湘河廊带地质图数据库。

“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他介绍,20世纪90年代的地质工作者对秦岭地区已经完成非常精细的填图工作。但随着技术发展,如今有了更先进的调查设备和测试手段,可以对岩石的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后期改造进行更加精确的限定。

丛林里有蛇,也有香甜的野果

赵立民在野外做记录。

每年的6到10月是地质调查的最佳时间,师生团队一进山就是四个月。他们每天徒步登山,短则三四公里,长则二三十公里,进行逐个地质点的信息采集和地质路线的信息编录。

他们随身带着的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被地质工作者亲切地叫做“三大件”,是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不可缺少的装备。秦岭地区的山体一般在海拔1000到2000米,山高林密,经常会走着走着就没有路了,需要“徒手开路”。他们用地质锤采集新鲜的岩石样品,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矿物组成,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和构造形迹要素等。“所以必须一步步把路走出来,用眼睛凑上去看。”

野外作业暗藏着危险。“我们最害怕蛇,第一次见到蛇,我和师兄拔腿就跑。后来老师教我们辨认蛇的种类,如果是无毒的就不用慌。”赵立民笑称,经过实战,还是拔腿就跑最好用。而山间气候多变,有时走到半路下起暴雨,电闪雷鸣,一困就是半日。

秦岭植被丰富,七八月有漫山遍野的花丛,野生核桃、柿子和板栗树林立,野生猕猴桃更是遍布,在山上随手可摘,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果子非常香甜。有次在山林中遇到位老乡,看师生们灰头土脸啃着干粮,老乡便把他们带到家里。“老人为我们煮面倒茶,精疲力尽时吃点热乎饭,心里特别暖,一下子就恢复了元气。”

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团队在丹江边进行野外调查。

多年勘查,研究团队积累了大量的岩石面貌、岩石建造、构造要素等野外一手素材,他们回到实验室,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详细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等测试工作,对野外填图过程中获得的地质要素进行全面数字化,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体系。

“地质工作者们只要打开数据库软件,找到想了解的地质单元,就能马上查到这个地质单元的出露规模、空间展布、岩石类型、形成时代等信息,地质档案一目了然。”

他们还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了贯穿秦岭造山带核部的双龙湾—商南—湘河廊带专题地质图,重新梳理了工作区的主要地质单元,查明了秦岭造山带核部主要岩石构造单元的岩石组合、空间分布以及变质变形特征,解析了秦岭造山带东段沉积—岩浆—变质—构造等事件序列,建立了秦岭造山带东段结构和过程的演化模型。

“作为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只有脚踩大地,手触岩石,才能感受到这个专业的魅力,地质学人的论文要写在祖国大地。”赵立民说,虽然在课堂上学过大量理论知识,但只有走进大山,看到石头在山里的样子,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如今已博士四年级的他正忙着撰写和修改毕业论文,其内容正是源于秦岭造山带地质填图项目。毕业后,他将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将响应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将地质学知识充分应用到成矿理论研究当中,为国家地质找矿事业贡献力量。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