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锂电池:欧盟最后的顽抗:提高门槛、欲重塑格局;国产锂电与储能企业供应链&渠道管理迎难而上、乐观迎战 天天快看

发布时间:2023-06-30 18:19:39 来源:中华财富网


【资料图】

(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锂电池:欧盟最后的顽抗:提高门槛、欲重塑格局;国产锂电与储能企业供应链&渠道管理迎难而上、乐观迎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新闻事件2023年6月14日,欧洲议会正式通过欧盟新电池法,该项法规将替代原有的电池指令,在电池碳足迹追踪、可再生材料利用和电子化信息标注等方面对相关运营商提出全新要求。在获得欧盟理事会批准后,法规将正式生效。事件点评本次通过的《新电池法》基于2023年1月18日通过的临时协议文本进行修订及完善,具体细节文本尚未披露,故使用临时协议文本细则进行分析。1)欧洲会议将锂电池定位到战略的高度,全文三次提及战略(strategic),并预测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将增长14倍、其中欧盟或占17%。2)新电池法强调了从设计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上游供应链”、终端“废弃物回收”、“循环经济”与“免费回收”、强制“碳足迹标签”、“简化电池的拆卸和更换”等主旨,范围覆盖轻型交通工具电池(LMT)、电动汽车(EV)电池、容量超2kWh的可充电工业电池。该法案还罗列了道德伦理与社会治理等非技术性要求,预计都将成为今年4月通过的欧盟碳关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重要补充(或组成部分)、以此提高贸易壁垒。3)碳足迹要求将提高欧洲市场“绿色门槛”。新电池法针对电池产品碳足迹要求包括:LMT电池、EV电池、容量超2kWh的可充电工业电池强制性碳足迹声明和标签,以及数字电池护照,需包含碳足迹值、支持碳足迹相关报告及电池生产相关信息;碳足迹的核算要求在原材料获取与加工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分销运输阶段和终端回收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内,且总值需低于规定最大阈值。虽然强调了尽职调查排除中小企业,但具备上述能力、并能低成本实现的,预计仍未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而锂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东亚、尤其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明显。4)欧盟扶持本土企业意图明显,回收产业预计成为重点。由于技术和规模差距明显、制造环节的扶持难度大,而电池回收产业与循环经济必然是本土化产业,将具备渠道和牌照两方面的壁垒,且本土企业具有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的技术独特优势,因此后端回收环节有望成为发展的重点。凭借本土渠道优势,回收渠道有望分享前端制造厂商支付的“服务费用”(实质将成为“制造收益分成”)。国内锂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也不排除当地回收渠道商将该产业外包给国外厂家、尤其是中国企业。该领域机会在于深度绑定下游大客户/渠道商的、具有回收闭环能力的头部电池制造商,以及提前发力打通渠道、协调共同标准的专业化企业。5)部分电池的逐年回收比例要求提升。新电池法主要包括三项指标:电池内含可再生回收元素比例;各类废旧电池回收效率;废旧电池金属材料回收比例,并且三项指标最低比例随时间线推进而提高。6)欧盟新电池法颁布从“绿色化”、“可持续化”及“信息化”三个维度提高市场门槛,对相关电池企业在原材料供应管理、海外(欧洲)销售+回收渠道建设、电池生产销售及认证全流程信息化升级等方面要求趋严,下游客户粘性进一步提升。7)部分条款体现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除了上述的全生命周期数字电子护照外,强调电池的可持续性、高性能和耐用性;尤其是对家用电器电池的便携式、可拆卸、互换性要求,可以理解为对当前手机+PC产业(甚至是苹果)的专属条款,预计对中小供应商和后市场繁荣有一定推动。投资关注更严苛的标准有利于头部企业优势巩固: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派能科技。整车/集成企业仍具备领跑优势:比亚迪(月度金股)。回收产业较早发力者:邦普(宁德时代收购)、格林美、华友钴业、天能新材料等。风险提示欧洲经济不景气,影响下游需求;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或伴随更苛刻的对外贸易壁垒法规;相关企业欧洲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相关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相关技术的成熟度不及预期.
推荐阅读